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01

学院简介


学科专业


学院现开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光学工程、课程与教学论(物理)2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电子信息、学科教学(物理)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物理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77年物理学专业获湖北省品牌专业,2019年物理学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1年“物理学”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1年“电子信息工程”与美国菲迪大学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工程专业认证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同年获批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02年学院获批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q”特聘教授岗位;2003年《电磁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2023年《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学》《光量子行走虚拟仿真实验》获评湖北省一流课程;2003年和2020年学院获批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博士50人。专任教师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学者1人,湖北省杰青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1人,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2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生导师55人,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者占青年教师总数的100%。


科研教学

学院光学工程学科于2010年获批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23年被遴选为新一轮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依托该学科,2023年成功申报获批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学院拥有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技术与材料和物联网智能节点等3个黄石市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与光纤传输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飞秒激光直写微纳结构和制作量子器件的光场调控及应用研究2个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学院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52间,面积48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依托学科团队,近五年获批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省部级项目20项,总经费2000余万元;学科团队与企业签订有效合作合同80余项,合同金额2000余万元;获得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00余篇;科研创新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学院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近年来完成各类教研课题20余项,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全国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社会服务

学院在立足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紧密联系鄂东南经济区的发展,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创新,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学科团队在“光电器件”“光电储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传感器网络”“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五个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攻关、团队建设、成果转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得到企业充分肯定。目前有17人次获得“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下企业”项目资助,10余位教师被聘为黄石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博士服务团”成员。长期与武汉、黄石等地区的光电子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并将成果转化应用于军工企业产品生产中,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培养水平

学院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组织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近5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在全国教师技能、微课、创课比赛中获国家级奖10余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考研率20%以上。学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大批师范生扎根基础教育一线,其中40余人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特级教师、中学校长。

02

专业简介



物理学

师范类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定位>>>>

面向全国,立足湖北,致力于培养富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先进的物理学教育理念、全面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具有教育创新意识、沟通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物理教师。

专业优势>>>>

本专业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已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是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物理学教研)。本专业以师范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物理教学技能两种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实现地方、高校、基础教育机构三方协同培养,以课程体系为支撑、特色项目活动拓展为培养途径的新型理科师范生科技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立足师范、面向社会、拓宽基础、提高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和特色。

核心课程>>>>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学科的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核心主干课程,另一类是教师教育类课程,如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物理专业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课程。

毕业去向>>>>

本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近几年物理学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读研、省、市、县重点中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其中,2017年到教育部门的就业人数(含读研)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71.6%,2018年占66.6%,2019年高达79%,2020年达到71.1%,就业方向符合物理学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质量一直都比较高。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也具有在物理探测技术、新能源物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适合在科技、环保、教育、政府等行业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另一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该专业学生所特有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有持久的专业发展后劲和较强的开拓能力,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电子信息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定位>>>>

本专业是我校与美国菲迪大学(FDU)采取4+0和3+1模式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旨在融合两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开发、维护、运营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熟悉国内外电子信息文化及电子信息行业操作规则和程序,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

1.注重英语培训、强化英语教学。通过多渠道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在知识体系结构上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在就业或升学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2.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是由中美双方共同制定,部分专业课程由美方教师授课。

3.本项目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出国留学渠道。本项目内学生学业成绩GPA和英语水平达到美方留学条件,可在三年后赴美方留学。美方认可国内修读学分,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

核心课程>>>>

数字系统设计、模拟与数字控制、信号与系统、高级工程编程、数字信号处理、管理与工程经济分析、电子学(II、III)、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处理器系统设计、通信系统、电子工程项目、工程编程语言、大学物理、工程统计与可靠性分析、数字电子技术、高等工程数学、电磁场与电磁波部分主干课程采用双语或英语授课,三分之一的主干课程由美方教师承担。

毕业去向>>>>

毕业后可胜任电子和信息类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岗位,能够从事智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和推广工作,从事电子信息生产与应用领域中的质量监督、设备维护工作,或者从事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可以申请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赴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培养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知识要求方面,系统地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EDA工具,具备坚实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相关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强,具备多学科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能独立进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测试分析的工程开发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

专业优势>>>>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经历,教学科研能力强;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平台,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备;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为造“芯”产业的核心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缺乏,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核心课程>>>>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硬件描述语言、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课程。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类企业从事工程技术、技术开发、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应用、系统集成工程、电子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IT类企业从事程序开发、软件工程、硬件工程等工作,或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知识要求方面,系统地掌握光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实践能力,具备坚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相关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强,具备光学、电学、光电子学等多学科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能独立掌握光电检测与传感探测技术、探索光电转换新原理、设计与制备新型光电子器件,培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与科研素养的高级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

专业优势>>>>

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院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工程的人才培养摇篮,学生考研率高。

2.本专业拥有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在建省级平台,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新型高效光电转换新原理、设计制备高效光电转换新材料、研发新一代光电器件及集成技术、光电检测与网络技术、光电子器件与传感探测技术、新型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对接湖北省51020产业体系,就业前景广阔。

3.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资源完善,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平台,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备,近年人才培养成果丰硕,2019级和2020级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论文10篇,其中3篇SCI;取得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7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获得校级科研立项和大学生优秀成果奖12项。

4.光电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为光电产业的核心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缺乏,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核心课程>>>>

光电子技术基础、光量子理论基础、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电传感技术。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类企业从事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光电检测和传感技术、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IT类企业从事软件、程序和硬件的研发工作,或考取光学工程、物理学或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继续深造。


03

学院风采


创新创业


教学实践

科技创新

社会实践

学风建设

学科竞赛

志愿服务

04

学院特色

对外合作交流

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

校企合作

05

考研录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