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落地,探寻智慧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于 2025 年 9 月 18日 14:30在 10508 会议室开展了 “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 —— AI知识图谱赋能新形态课程建设” 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智慧树资深技术人员王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学院教学副院长田开坤主持,全院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均参与学习,共同研讨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
会上,田开坤围绕智慧课堂与 AI 的教育意义展开了分享,特别邀请了智慧树平台的王老师开展专题讲座,为我院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赋能。同时,他特别寄语年轻教师,鼓励大家加快探索步伐,尽早找准自身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课程领域,助力教学创新。
培训过程中,王老师围绕“图谱:智慧课程的核心引擎” 这一主题,系统讲解了知识图谱、问题图谱、能力图谱、实践图谱、思政图谱、教材图谱、资源图谱在课程设计、教学开展、评价反馈及教学资源搭建等环节的创新应用场景。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直观呈现了借助各类图谱将零散知识点整合为结构化知识网络的方法,进而达成课程内容动态优化与个性化资源推送的目标。并结合新形态课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培训着重推介了智慧树平台搭载的智能工具链,涵盖 AI 主讲、智能体广场、学情分析系统等工具。参训教师在现场亲身体验了各类图谱驱动下 “课前预习 — 课中互动—课后巩固” 全流程的智能化实现方式:课前阶段,系统依据学生画像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料;课中环节,实时对课堂互动数据进行分析,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支持;课后则自动生成学生能力评估报告,助力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工作。
研讨交流环节中,参训教师围绕“跨学科知识图谱搭建”、“传统课程与智慧教学工具的融合路径” 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AI知识图谱不只是一项技术工具,更是教学理念革新的重要载体。未来,我院将以相关平台为依托,有计划地推进专业核心课程的智慧化升级工作,构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金课’体系;同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积极探索‘AI + 教育’创新发展模式,为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